对话
对话的真正价值在于人的精神互相碰撞、交织的过程,此要胜过对话所能得到的成果。
摘自: 巴勒莫大学演讲(2007年3月23日,意大利)
在自己生活的社区推广“对话”,就是给自己开辟一个被他人接纳、有归属感的“安心空间”。
摘自: 2014年度《和平倡言》
热情引发热情,真心引发真心,生命共鸣的乐曲就是对话。
摘自: 《新人间革命》第二十卷《友谊之路》
真正的友情对话超越民族、国境,超越利害,超越所有分裂的壁垒。
摘自: 《新人间革命》第三十卷(下)《誓愿》
对话宛如一场历险的旅程,那是人人都可参与的。有时,它甚至连历史都能够改变。
摘自:2008年8月6日《国际新闻社》《对话的文明》
对立和紧张状态无法阻扰对话,不愿意去了解对方才是最大的障碍。主动展开对话是最要紧的一步,一切都由那一刻开始。
摘自: 2016年度《和平倡言》
无论与邻人的对话,还是与历史、自然或宇宙的对话,只有在对话的开放空间里,人才能保障其整体人性。
摘自: 克莱亚蒙特・麦肯纳大学演讲(1993年1月29日,美国加州)
要有与人见面和对话的勇气!“选择对话”本身就是和平的胜利,也是人性的胜利。
译自: 《池田大作全集第一百三十四卷 随笔》
如果没有对话,人类只得在独善其身的黑暗中摸索。对话可说是在黑暗中互相照亮对方足下,找出应行之道的灯火。
摘自: 2002年度《和平倡言》
在战争及纷争的背后有相互存疑的心态。打开“对话之窗”就是将这层阴霾抹去的第一步。为了世界和平,我们绝对不能容许任何民族、任何国家被国际社会孤立。
摘自: 《拥抱未来》
“只有对话才是和平的王道”——只要人类历史不停止前进,人类就不得不永远肩负这一命题。不管遭受多少冷嘲热讽,到最后也不能放弃吶喊。
摘自: 2005年度《和平倡言》
人生经历迥异的人,互相开诚布公地对话交流,能使彼此觉醒到独自一人至今察觉不到的新景象,通过人格之间的共鸣,能孕育出新的创造性。
摘自: 2016年度《和平倡言》
对话的目的,并不是单为了表白个人立场,或说服他人来认同自己的观点。成功的对话,是必须以敬重生命的尊严为前提才能够进行的。而其中发挥出推动作用的,是在面临个性或观念上的差异时也坚持去理解学习的决心。
摘自:2008年8月6日《国际新闻社》《对话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