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同理与慈悲

即使某人发现自己处于困境,如果身边出现愿意与他并肩作战的同伴,就有可能找到前进的道路。同样的,当面临贫穷或疾病时,由于知道拥有同伴的支持,便能大大改变面对困境时的姿态,这是佛教哲学的核心思想。

摘自: 2020年度《和平倡言》

慈悲的“悲”是“同苦”之意,因为“想救”才会烦恼“怎么救才好”。有这份慈悲才能使智慧涌现。

摘自: 《法华经的智慧》

只有在社会中推广这种利他也利己的生活态度,才能拨开混沌黑暗世纪的乌云,迎来晴朗的明天。

摘自: 2010年度《和平倡言》

无论自己处于任何困难艰苦的状态,也能为他人的心燃点火焰,此火焰不但能消除他人痛苦的乌云,也同时能消除覆盖自己心中的阴霾。

摘自: 2014年度《和平倡言》

希望友人幸福的勉励话语化作复苏之光,唤起勇气与力量。

摘自: 《新人间革命》第三十卷(上)《雌伏》

鼓励眼前一个苦恼的人,给与勇气,使之复苏,就是实现生命尊严社会最踏实的第一步,将成为和平建设的起点。

摘自: 《新人间革命》第三十卷(上)《雄飞》

真心没有国境,没有年龄之隔。从关怀对方的一念产生的语言激起强烈的共鸣。

摘自: 《新人间革命》第二十三卷《未来》

世间有许多心灵受创的人,我们应对他们伸出援手。对他人伸出援手,其实是在治愈自己。

摘自: 《法华经的智慧》

分享此页内容

we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