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早年生活

池田大作于1928年在东京出生,一家以海苔养殖业为生,家中有八个孩子,池田本身排行第五。

池田十九岁时

池田十九岁时

池田年轻时身体极为虚弱,并罹患肺结核。医师预测他或许活不过30岁,这造就了他不愿浪费生命任何一刻的坚毅个性。

池田在日本东京长大,当时恰逢日本殖民朝鲜与台湾的年代,军国主义政府正逐步地把全国推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深渊。日本举国各界——从家庭、工厂、学校到宗教团体,都被迫为战争服务。一切反对的声音均被残酷地镇压。

这也是池田追求和平的原点。每当他忆起此段过往时,对于军事政府的愚蠢蛮横,依旧感到满腔愤慨。二战于1940年代爆发,池田当时还只是个十多岁的少年。大多数的日本家庭在精神上和物质上都蒙受惨重的打击,池田家也不能幸免。他们曾经因为房子两度在空袭中被炸毁,而被迫在一个弹坑中露宿风餐。

池田小学时期的照片

池田小学时期的照片(左起第一排第四个)

池田的四位兄长均被征召入伍,长兄喜一也是其一。池田在谈话与写作中时常提到喜一。他说,喜一在一次休假回家时,向他描述日本军在中国的残暴行为,语气充满厌恶。他也提到,战争结束后,全家苦苦等待喜一的回归,最终却盼来他战死在沙场的消息。他还指出,母亲默默地收下喜一白色骨灰坛的情景,是他一生都无法忘怀的。池田写道:“除了愤怒之外……我深切体认到战争多么残酷、愚昧、毫无意义。” 1

对于许多和池田同世代的年轻人而言,战争的结束,并没有让他们松一口气,却反而加重他们的哀痛与困惑。他回忆道:

“第二次世界大战终战时,我才17岁。那时候的青年们精神上被敷上一层难以磨灭的空白。被烧毁的不仅仅止于国土,从战前开始即大肆灌输的狂热的军国主义价值观的虚伪性在战后暴露无遗,因而也随即土崩瓦解……我也一样,对于那些当年曾歌颂美化战争,将许许多多年轻人牺牲在战场上,但在战后却摇身一变,成为追求和平与民主主义的知识分子。无论他们如何打扮自己,这些权贵们的花言巧语,我是绝对无法相信的。”2 [参见全文]

分享此页内容

  • Facebook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