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播下希望的種籽(2006年6月8日刊登於《日本時報》)

  孩子們那充滿著朝氣的朗朗笑聲,才是健全社會的指標吧!

  十年前,在南美洲哥斯達黎加共和國的首都聖荷塞巿舉辦「核武器威脅展」時,有一件事至今猶難以忘懷。

  在展覽會的開幕典禮上,正當參加者莊嚴地齊唱國歌之際,突然,一牆之隔的「兒童博物館」傳來了一連串自由、天真無邪的童聲。那是正在等待展覽會開幕等得不耐煩的小學生們發出的歡笑聲。那一陣陣笑聲,多次擾亂了來賓的致辭。

  聽到這充滿童稚的笑聲,我們不禁面露微笑。

  「孩子們熱鬧而朝氣蓬勃的歡笑聲,才是和平的象徵與體現。這些笑聲正洋溢著對抗『核武器威脅』的希望力量。」——我想,保護這些稚子的希望之聲,並使之更為歡快和響亮,正是我們這些成年人責無旁貸的義務。

  遺憾的是,近年來,青少年犯罪的事件在日本越來越多。每一次聽到新聞播映中有青少年捲入犯罪事件的報導,我就有一種錐心之痛。

  孩子們的生命是社會的一面鏡子,我認為此類事件,反映出社會正瀰漫著一種不去理解他人的感受,置他人的痛苦於不顧的病態心理。

  成年人們如果對青少年們提倡慌亂頹廢的人生觀,那就等同於將對未來滿懷憧憬之心的希望之嫰芽予以無情的踐踏,對此,我十分憂慮。

  得不到滿足、荒廢的孩子們的心容易不知不覺地被誤導到那種只以金錢的富饒與否來決定其成敗的冷酷的價值觀上去,難道不是如此嗎?

  「真正的成功的人生是甚麼呢」?

  「真正的富裕的社會是甚麼呢」?

  我們必須真摯地找尋這些正確的答案。

  社會上,價值觀正在日形空洞化,這是我們這一代人所經歷過的痛苦的經歷。

第二次世界大戰終戰時,我才十七歲。那時候的青年們精神上被敷上一層難以磨滅的空白。

  被燒毁的不僅僅止於國土,從戰前開始即大肆灌輸的狂熱的軍國主義價值觀的虛偽性在戰後暴露無遺,因而也隨即土崩瓦解。

  許許多多的青年們因此就陷入「甚麼也不相信」的絕望中去,這似乎是一個必然的歸結。

  我也一樣,對於那些當年曾歌頌美化戰爭,將許許多多年輕人犧牲在戰場上,但在戰後卻搖身一變,成為追求和平與民主主義的知識分子。無論他們如何打扮自己,這些權貴們的花言巧語,我是絕對不能相信的。

  在如此苦惱的青春時代,所幸的是,我遇上了能真正關心青年的良師——那就是我人生的導師戶田城聖先生。

  在一個創價學會員的小型座談會上,我初次同戶田先生邂逅。那一年,戶田先生正是四十七歲的壯年,而我不過是一個十九歲的青年。對於整整比他年輕近三十歲的我的幼稚提問,戶田先生真誠、坦率地認真地予以解答。

  在戰爭時期,他曾跟剥奪了日本國民的自由與權利,狂熱推動對外侵略戰爭的軍部勢力進行了不撓的戰鬥,為此而繫獄達二年之久,但始終堅貞不屈。因此,他說出的話語是那麼踏實和富有份量。「這個人值得信賴!」直感這樣地告訴我!

  戶田是一位非常熱愛青年的教育家。人生於世,總會有各種各樣的困惑;他經常面對著青年們提出的各種求問,縱論古今,誨人不倦地給予耐心的啟發。

有時,為了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怡養浩然之氣,我們會到郊外去宿營。我們這些青年人與戶田先生圍坐在河岸邊的空地上的篝火旁,從親子關係談到結婚、人生及將來,以及青春時代所面對的各種各樣的問題,傾心交流,無所不談,一直到夜深更漏才散去。

  戶田信賴青年們,他的烱眼清晰地看到,年輕人的自身具有著無限的可能性。而從戶田汲取到自信、勇氣及希望的青年們,也無一例外地變得一個個生氣勃然、精神煥發。

  我從自身的體驗獲得一種實在的感觸,那就是青少年能得以健康成長的重要原因——就是要遇上真正信賴年輕人的人。

  那些訴諸於暴力舉動的青少年們,多數的場合是不免有一種「誰也不關心我」的孤立無援的孤苦感,這是常為人所指摘的。在所謂「問題兒童」的舉動中,深深會折射出成年人社會冷酷的利己主義,與對他人的冷漠無情。

  《法華經》中有以下的譬喻:話說從前有一個窮人,有一天去到富人朋友家中串門。這位朋友擺設各種佳肴美酒款待,窮漢酒足飯飽之後,一醉如泥,至次晨仍酣睡未醒。而這位朋友因有急事要出門遠行,遂將一顆無價寶珠綴縫在這人的衣服裡。此人不知就裡,醒後就踏上旅途,繼續浪蕩江湖,幾經困苦。多年後,他們又重逢了,那位富人驚見他依然如此落泊,就告知他曾餽贈無價寶珠,可惜他雖一直擁有卻渾然不知。

  在青少年的生命中,也有著比任何東西都尊貴的「內在之寶」。如果不發覺這個「珍寶」,而是精神貧困地浪蕩混日子,這正是最可悲的事。

  反之,清醒地意識到自己的生命如「寶珠」般尊貴之時,人也會從心底裡把他人生命中閃耀之「寶珠」予以十分重視和尊重吧!

  家庭也好、地域也好,我們這些成年人,應該給予青少年們更多的關心,認真地傾聽他們的心聲。只有以這樣的態度才能於年輕的心之大地灑上甘露。然後,更要如陽光一般,源源不斷地給予精神的營養。

  雖然這似乎費力又耗時,但只有從這種生命與生命的共鳴與信賴開始,才能使青少年敏銳地感知到他人的痛苦,學習到如何關心他人,作出對他人同感身受的行動。唯有如此,才能踏出重建能支撐健全社會的價值觀,難道不是這樣嗎?未來的「希望的種籽」,正從這裡生根、開花、結果!

~池田大作著, 2006年6月~

分享此頁內容

we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