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反對戰爭

沒有比戰爭更殘酷!沒有比戰爭更悲慘!……沒有比被愚蠢的統治者牽著鼻子走的國民更可憐!」 1——池田大作

東京受到盟軍以燃燒彈攻擊後的景象。(1945年3月)

東京受到盟軍以燃燒彈攻擊後的景象。(1945年3月)

池田大作在二戰中度過少年時代,切身體驗了戰爭的恐怖與悲慘。他的和平思想,可以說是在這時期鍛造出來的。他的作品時常提到那場慘痛經歷:目睹鄰居在空襲中死亡;聽他當兵的哥哥敘述日本軍隊如何殘暴地對待中國人民;經歷哥哥陣亡、媽媽傷心欲絕的痛苦。他也曾在文章裡,對狂妄自大的日本軍政府所造成的這場災難,表示強烈的憤怒。

他寫道:「許多與我同年代的青年因受軍閥政府的驅使而步往戰場,犧牲了生命,遺留下的家人,雖被譽為『槍後的守護』、『軍國之母』,其實在他們的胸中,到底有多少嘆息與悲哀此起彼伏呢?母親的愛與智慧,又豈會受『為了國家』等空洞詞句欺瞞。」 2閱讀全文

戶田城聖

戶田城聖(1900—1958)

戶田城聖(1900—1958)

戰爭結束不久,池田認識了戶田城聖(1900-1958)。戶田是創價學會的第二任會長,後來成為池田的畢生導師。初遇戶田時,讓他留下深刻印象的是,戶田在二戰期間因反對日本軍國主義而被投入監獄。池田在文章裡敘述他對日本的領袖和決策者是如何地失望和厭惡,因為他們彷彿於一夜之間變了一張臉,從原本軍國主義的狂熱支持者,變成了民主主義的推崇者。但從戶田身上,他終於找到一位可以信賴的人。

戶田是與他自己的恩師、創價學會創辦人牧口常三郎(1871-1944),一起被監禁的。牧口於1944年在獄中逝世。這件事對戶田產生了很大影響,使他對戰爭和軍國主義無比憤恨。他深信,只有使普通人變得賢明有能力自立,才能阻止軍國主義的復甦。他最終認為,要達到這一目標,必須在人民當中展開一場精神運動,改變人性中互不信任和傾向於暴力的負面情緒。

池田體會到戶田的心願,並全身心地承擔起實現這一宏願的義務。

廢除核武器運動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鮑林與池田大作1990年8月於洛杉磯舉行對話,探討和平問題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鮑林與池田大作1990年8月於洛杉磯舉行對話,探討和平問題

1957年,在創價學會青年會員大會上,戶田發表了措辭強烈的演說,反對核武器的使用,並譴責任何恫嚇使用核武器來威脅「人類生存權」的言行。他形容核武器是人性中最黑暗和最邪惡一面的具體表現,並宣佈致力於廢除核武器是創價學會青年的使命。

戶田的號召,成了國際創價學會(SGI)始終以廢除核武器為焦點的全球和平運動的基礎。幾十年來,池田曾無數次提出如何實現無核武器世界的倡議,並曾與具有相同信念的人和團體合作,共同實現這個目標。1998年,SGI收集了1300萬個簽名,向聯合國呈上「全面廢棄核武器2000(Abolition 2000)」全球請願書。SGI也曾在世界各地舉辦大規模的反核展覽會,近年還以相同的主題,製作了「從暴力文化到和平文化——人的精神變革」展(或稱人性變革展),在日內瓦的聯合國總部、紐西蘭、美國、加拿大、馬來西亞、台灣、澳洲等地召開。池田與諾貝爾和平獎得主鮑林(Linus Pauling)博士、羅特布拉特(Joseph Rotblat)博士等出版的對談錄,都探討了關於核武器的問題。

池田認為,博取一般民眾的支持,讓他們知道這不是個遙不可及的目標,是廢除核武器過程中必不可少的環節。他寫道:「和平是『絕望』與『希望』的競爭……發明和製造出使現今世界遭受地獄般破壞的武器卻是人類自身。倘若如此,反之,憑人的睿智是沒有理由不能廢除核武器的。」 3請參閱全文

[閱讀相關文章]

分享此頁內容

we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