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佛教與《法華經》

佛教一般被視為寂靜的宗教,但勤於為人『拔除苦難』、『給予歡樂』此生氣蓬勃的樣子,才是佛教徒的真正姿態。」——池田大作

佛教的真髓

佛教是擁有2,500年歷史的宗教哲學,不過,真正被推廣到亞洲以外的地區,成為廣為人知的思想,則是最近這一世紀之事。

Named after the flower, the Lotus Sutra provides solutions to life's manifold sufferings

佛教中有許多宗派,據聞那都是源自佛教創始者釋迦的教說。佛教在亞洲各地傳開之後,與該大陸各種文化結合,相互影響,如此歷經好幾世紀,遂產生各式各樣不同的宗派。宗派的不同,往往反映了所處之地的文化、社會、歷史的特色,然而令眾生從苦惱中解脫的心思卻是所有宗派皆相通的。

佛教,可以說是為了應付苦惱而誕生的——釋迦出家得道,達成正覺,就是為了他欲從生老病死四苦中尋求解脫的初衷。根據一般傳統的說法,釋迦的悟達是在他於菩提樹下冥想時成就的。釋迦明察到,宇宙森羅萬象相互依存,宛如一個絲絲入扣的關係網,其性質雖然變幻無常,但其核心卻脈動著一種永恆不變的規律或法則,人的生命也不例外。釋迦教示,覺悟到這一點,是超越苦惱,讓人生開花結果的關鍵所在,這樣的人生是充滿慈悲與智慧的。這法則與我們生命本為一體,兩者無法分割,因而在佛法看來,人的生命具有最高的價值,是尊貴至極的存在,任何道理,無論多麼冠冕堂皇,都不能使殘殺或褻瀆人的生命等行為正當化。

Relief of King Ashoka's pilgrimage to Buddagaya, where Shakyamuni attained enlightenment

佛教認為,慈悲是成佛必具的特徵;而對秉持日蓮佛法的創價學會會員而言,真正的慈悲,是離不開勇氣的。生命的根本煩惱,是透過勇猛精進的行動,在變革自身造福社會之中才得以克服的。這種由內到外,由變革自身,到貢獻社會的過程,是日蓮佛法的核心思想。池田稱之為「人間革命」或「人性革命」。 

池田的哲學思想,旨在為人類指點一條明路,以供他們應對世間的重重苦難,把握其豐盛多樣的社會和文化財富,讓人人都享有幸福,生活過得充實。

《法華經》

釋迦的教說,據說有八萬四千法藏之多,其中以《法華經》最博大精深、最具影響力。日蓮佛教,以及池田大作的哲學皆以此為根本。

《法華經的智慧》

世道常提及的生命的永恆性、緣起、尊嚴等概念,其實在《法華經》中都有所論述,其中最重要的,是萬眾平等的概念。這是基於《法華經》中「萬人成佛」的原理。《法華經》教示,所有人的生命,都蘊含成佛的可能性,即所謂的「佛性」。成佛並非是一個縹緲遙遠的目標,透過《法華經》的教義,人人都可發掘這種生命的狀態,在現實生活中展現出智慧、慈悲、勇氣等德性。讓人成佛或顯現其佛性,是佛教的最終目的。

池田曾執筆《法華經的智慧》系列叢書,詳細討論了《法華經》。池田採用對話的形式,在書中與數名創價學會佛法教學部成員,談論《法華經》在現今世界中扮演的角色,並從日蓮佛法的觀點,深究《法華經》奧妙的原理。

基本上,《法華經》可以說是宣揚每個人的生命都具備的尊嚴與無限潛能,其原理可讓這潛能大放異彩,這便是「成佛」之意。

池田的哲學思想可被理解為,從現代社會的視角,對《法華經》的原理及其作用所作的詮釋。他秉持《法華經》敬重生命尊嚴的精神,透過對話的實踐,廣泛弘揚世界共通的人本價值觀,以期為新的人類文明,建立相互理解、合作及和平的根基。

分享此頁內容

we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