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心建設東亞防災合作機制(2014年3月7日刊登於《日本時報》)
東日本大地震距今已是三年前的事,我希望為罹難者們獻上我最誠摯的祈求。這場災難瞬間從許多人手中奪走親愛的家人和家園。至今有許多人仍過著避難生活。我衷心地祈求災區的全面復興。
除了這場天災外,近年來異常天象帶來的災害日益嚴重。光是2013年,颱風海燕就重創了菲律賓和越南,豪雨也為中歐和印度帶來水患。世界許多區域更經歷了史無前例的冷害和大雪。
異常氣象是氣候變化的典型例子,今天,至少有110個國家認為異常氣象是「嚴重的國家安全問題」。這是一個重要的改變。因為過去許多國家把氣候變化作為一個「環境問題」處理,也並不如經濟成長般把其視為需要優先考慮的問題。
在此我要建議,為了減輕異常氣象及其他災難所引起的損害,於亞洲、非洲等地區建立強化「韌性」的合作體制。這可與在《聯合國氣候變動框架條約》下推出的全球規模應對策略並行展開。
「韌性」一詞本來多用於物理學範疇,指物質遇到外部壓力後要恢復原有狀態的「彈性」。現在被用以形容,當遇到環境破壞或經濟危機等嚴重打擊時,使社會恢復原狀的「社會恢復力」。
在自然災害範疇來說,增強「韌性」就是指加強防災與減災(即減少災害程度)的「抵抗力」,以及那往往既漫長又繁複的復元過程所需的「恢復力」等各方面的能力。
異常氣象及其他災難的應對,包括「災前的防備」、「災時的救援」和「災後的修復和重建」這三方面。當某個國家遭逢災害時,其他國家通常會立即采取行動,提供支援。相較下,在「災前的防備」或「災後的修復和重建」的名目下進行的國際合作卻並不多見。
「災前的防備」和「災後的修復和重建」與災害發生時急需支援的情況有別,那是需要在長時間的合作下進行的。在此建議確立一個以鄰國關係為媒介的合作系統,來有效地處理異常氣象及其他災難所涉及的問題。地理位置與環境的相近不但對進行實際合作有利,更有助於分享彼此在防備和應對相同危機方面的教訓和知識。
我相信,在鄰近國家間針對異常氣象及其他災難展開合作,這本身會為整個區域帶來難以估計的價值。因為那有可能改變各國對國家安全的看法。
更重要的是,既然異常氣象及其他災難的發生難以預料,任何國家均有可能受其所害,那麽培養起國家間「同苦」和「互助」的精神是勢所必然的。
在此需要特別一提的是,推行這樣的措施是不會招致所謂的「安全困境」(security dilemma,又叫「安全兩難」)。「安全困境」所指的是,當一個國家增強軍力,另外一個國家會感到威脅而采取對抗措施,如此你來我往地爭著擴充軍力,使不安與緊張的情緒不斷加劇的負面連鎖。
從災難應對的角度進行國際合作,其中所需要的知識、技術,與一般軍事科技及情報的機密性質完全不同,是需要公開分享,才能發揮其價值。
我認為受災最嚴重的亞洲應該開創區域性合作的先例。倘若成功,其模式可鼓勵世界其他地區也為了「強化韌性、支援災區的重建工作」而加強合作。
這樣的基礎其實早已存在。那就是由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還有日本、中國、韓國、朝鮮聯盟組成的東聯地區討論會(ARF)。
ARF已將「賑災」歸為重中之重的安全課題之一,定期商討進行合作的事宜。至今為止,ARF已召開了三次實際的賑災演習。演習在軍民雙方配合下召開,由ARF諸國派遣隊伍參與,進行了醫療、衛生、供水等方面的聯合訓練。
我提議締結一個《亞洲地區重建及韌性議定書》,透過這樣的框架,ARF的實際經驗將有更好的發揮空間。另外,希望類似的合作體制,可延續到增強作為韌性主要環節的「災前防備」,這可藉由姐妹友好城市交流協議的形式,在地方政府間面對面的交流及合作之中進行。
目前,日本和中國之間已簽訂了三百五十四個姐妹友好城市交流協議,日本和韓國之間則有一百五十一個,中國與韓國之間也有一百四十九個。我敦促日本、中國和韓國,透過這種姐妹友好城市交流協議,加強彼此的韌性。
透過這樣的合作,協力增進各地的韌性,不僅能加強各國在防災、減災方面的能力,更有助於鞏固彼此間的友誼,以及促進各方的相互信賴關系。年輕一代可在這方面扮演領導性角色。這些地方政府友好交流的涓滴,可積累為連接隸屬不同國度的城市的河流,最終必將成為區域和平共處的大海。
若無誠意與鄰國友好,那麽為世界和平作出貢獻等話又從何說起?遇到災害時相互扶持的精神,正是平素與鄰國交往的基礎。
我殷切盼望早日舉行「日中韓首腦會議」,為落實這樣的合作展開對話。若對話內容可以包括如何通力處理迫在眉睫的環境問題,那就更加理想了。考慮到這一點,希望在2015年3月於日本仙台舉行的「第三屆聯合國防災世界會議」能起到催化作用,促使探討該如何具體進行合作的過程有更深一步的進展。
進行如此挑戰的話,全亞洲,乃至全世界就有可能掀起一股創造價值的新風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