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迎向復興的勇氣(2011年6月28日刊登於《日本時報》)

  「人生旅途絕非平坦寬闊……其難行之處,超乎惡夢之可以想像。」——這是福島縣歷史學者、和平運動家朝河貫一博士(1873-1948)的感嘆。

  造成空前災害的311東日本大地震至今已過三個月,留下超過一萬五千人死亡、約七千五百人失蹤的慘痛紀錄。每位喪生者並非單是一個數字,而都是某人的父親、母親、子女、親人或朋友,各各都是無可取代的寶貴生命。

  身為佛教徒,我除了為罹難者誦經祈求冥福外,也為全災民的安康及災區的早日復興不斷送上祈禱。

  這場災難釀成的禍害實在太大,至今仍有超過十一萬人過著避難生活。這確切需要政府和各行政機關投注全副心力,採取更加迅速有效的措施來應對。

  這龐大數目的災民,每天被迫忍受著難以形容的困難和苦楚,令我深感難過。

  摯愛的家人和生活基礎於瞬間被奪走摧毀,他們除了要承擔這種悲痛,還要面對因未來茫茫而感到的不安、福島核電廠事故久未落幕的擔憂、經濟衰退、流言所造成的商業損失等堵滿復興之道的障礙,情況正是如雪上加霜。

  縱使如此,我們的心絕不能服輸。國際法律專家南達(Ved P. Nanda)博士捎來慰問,說:「此刻正是培養精神的安全感、即能克服任何威脅的堅毅心靈的最好時機。」

  佛法教示:「倉庫之財不能勝過身之財,而身之財又比不上至為寶貴的心之財」。任何財寶皆無法勝過「慈悲」、「勇氣」、「希望」等這些崇高至上的人性財產。任何慘禍和災害也無法毀滅這份「心之財」。

  雖然這次地震和海嘯帶來的慘重災情令人震驚,但我們可從中看到三個代表著「希望」的跡象。

  第一個「希望」跡象就是人類的團結。這點由小至社區,大至世界皆可看到。我們不會忘記在大地震發生後,世界各地如何迅速且有效地伸出援手。這份真心日本民眾感激不盡,絕對不會忘記。

  另一方面,災區中重新呈現一股強而有力的互助精神氣息。當眾人團結起來面對這樣一場由大災害造成的試煉,一個洋溢著體貼和互助之心的尊貴人類社群油然而生。絕沒有人應該獨自承擔如此大的苦楚。

  第二個「希望」的跡象,來自災區民眾展現出的不屈勇氣。自己雖遭受災害,卻毅然站立起來幫助其他受災居民,對於這些無私的行動,我簡直無法形容我的感激和感動。

  據說於岩手縣釜石市,由於一位婦人果敢的行動,救回了鄰居數人一命。當洪水湧進她住的公寓二樓時,這位婦人一手緊抓著冷氣設備,一邊以背部把手抱嬰兒遭大水沖來的男子頂在牆上,另一手則緊緊抓住一名被沖來的鄰居男子的衣領。事後她說,就算手被扯斷也決不放鬆。

  至今仍有數千名失去家人朋友、房屋財產,卻不被擊敗的無名英雄,為了家鄉的復興,不眠不休地在奮鬥。

  創價學會也在災難發生後立即展開賑災活動,並開放災區所有會館供人避難。許多災民把自身的悲痛和疲勞置諸腦後,志願提供幫忙和協助。學會目前正致力支援宮城、岩手和福島三縣的中長期復興事業。

  佛典有云:「為人點燈,明在我前」。為他人而行動,自身的苦惱就會轉變為前進的力量,彼此邁向明日的希望之光也隨之光亮輝煌。

  第三個「希望」的跡象,可從毅然行動的青年所展現的熱情與活力中看到。

  宮城縣石卷市一名我所認識的青年遭海嘯捲走時,有幸能夠攀上一株松樹,九死一生地在樹上度過一夜後獲救。身為水管工的他,房子和店舖都被大水沖走,但他不願自己被無力感擊潰,開始在市內四處奔走,為各地修復供水設施。在一片斷垣殘壁之中,他和友人在住家舊址,用廢材搭起一面「加油!石卷!」的巨大看板,這塊看板現已成為鼓舞石卷市民復興的一個精神象徵。

  青春本身就是希望。縱使黑夜再深沉,只要青年奮起,太陽就會噴薄而出。

  重建之路遙遙無期。但受到青年們英勇表現所鼓舞,我們定要和當地的各位齊心攜手,為災區的振興殫精竭慮。

  不管前進的步伐看似多麼微小,每一步皆會撒播希望的種子,聚斂「心之財」。

  朝河貫一博士的話,道出了東北民眾的氣魄:「人並非軟弱到非受境遇的支配不可……願大家不為悲哀折腰,昂然屹立於悲哀之上」。

~池田大作著, 2011年6月~

分享此頁內容

web sha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