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a- print

寄語2022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審議大會,呼籲確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聖教新聞,2022年7月26日)


下載全文PDF檔

  國際創價學會會長池田大作於2022年7月26日寄語2022年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審議大會,呼籲確立不首先使用核武器的原則。於此刊載全文 。

  廣島和長崎遭原子彈轟炸距今已七十七載。核武器的廢除不單沒有任何具體進展,實際使用核武器的機率甚至升到冷戰後最高點。絕不可使用核武器,必須實行有效措施以避免將會引起的可怖後果。

  今年1月3日,中國、俄羅斯、美國、英國及法國五個核武器國家的領導人發表了《關於防止核戰爭與避免軍備競賽的聯合聲明》(以下簡稱《聯合聲明》),申明「核戰爭打不贏也打不得」。當前世界的分歧空前嚴重,核武器國家明確宣示在核戰爭方面維持自我約束的立場尤其重要。核武器的使用等同於啟動造成災難性慘狀的引信,他們必須及早採取措施,徹底摘除使用的可能性,以及確保今後的衝突中不再有人威脅使用核武器。

  在此,我想提出一個緊急建議,就是將以下三點納入8月1日於聯合國總部開幕的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締約國審議大會的最後文件中。

  • 五個核武器國家誓言持續遵守1月發表的《聯合聲明》,立刻採取措施以減少核武器造成的風險,履行其對《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第六條的核裁軍承諾。
  • 五個核武器國家盡早確立「不首先使用」原則,將之視為最優先課題。
  • 《聯合聲明》提到:「我們不將核武器瞄準彼此或其他任何國家。」為了具體化這句宣言,應促進不首先使用原則的普遍化,使該原則成為所有核武器國家與依附核武器國的安全政策。

  我之所以強調要將不首先使用原則視為《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框架裡的優先議題,是因為如果想通過現有的威懾政策去實現防止核戰爭此目標的話,短期內或許可減少一些風險,但相互對峙及威脅的結構依然存在。

  採納不首先使用政策能大幅改善全球安全局面。舉例說,當2020年6月中國與印度發生邊境衝突,導致數十名人員傷亡時,由於雙方一直遵守不首先使用的承諾,使緊張局勢不至於加劇和惡化。

  隨著更多核武器國家採納不首先使用原則,能強化核武器是絕不可使用的武器此一規範,減少擴充核武庫的誘因。再者,亦能防止因核威脅高漲而令其他一般國家也產生要擁有核武器的想法,有助於中斷核擴散的惡性循環。

  不首先使用原則所帶來的積極貢獻不僅限於安全領域。相互牽制的核威脅形成了一個加劇全球緊張局勢及分歧的體系,化解它能令原本花在核競賽上的資源用於對抗如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氣候變化等威脅,保護人類的生命、生計與尊嚴。

  我強烈呼籲所有的締約國,把握此次審議大會的機會,將核武器國家對不首先使用政策的承諾、所有締約國對這項原則的支持,以及對所有無核武器國家不使用核武器這「消極的安全保證」寫入最後文件,從而轉向一個新的安全模式。

  一句東亞的箴言說道:「就像人倒在地上,還是要撐地而起一樣。」如同這箴言所示,當我們遇到危機時,不僅僅是把它解決,更要進一步活用這經驗來開拓嶄新局面,藉此發揮出人的真正力量。

  《不擴散核武器條約》的目的從來都不是要造成持續下去的核威脅及對立,使之成為人類無可避免的命運,這點我們必須謹記。

  廣島、長崎的原爆倖存者,以及全球受核武器開發與試驗影響的受害者,他們決心不讓地球上任何人再次經歷同樣的苦楚,不斷地提出訴求。我們應該學習他們這種精神。

  至今為止,核威懾政策主要的目的是要對方不使用核武器,而為了達成此目的則需要不斷擴充核武庫。現今各國應退一步,將嚴厲地注視著他國威脅的目光,轉向檢視自國核政策中固有的威脅。我敦促所有國家真誠地考慮自己如何能幫助防止核戰爭,如何能大幅降低使用核武器的風險。

  為此,確立不首先使用原則正是關鍵的第一步。

分享此頁內容

  • Facebook
  •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