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西哥的诗魂(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 1981年3月5日)
池田大作会长于1981年3月5日在墨西哥瓜达拉哈拉大学发表演讲。本网在此转载全文: |
我曾经以创价大学的创立人,并以真正的佛法为基调,推进和平、文化和教育的国际创价学会会长的身份,去过很多国家。这次我是相隔了16年之后来访问贵国的,日程约为一周。同诺贝斯・波蒂略总统阁下以及苏尔・发那最高学术院院长玛利亚・匹拉尔・伽林德・诺贝斯・波蒂略・德・科尔戴乐女士、塞拉诺・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校长等人的对话,尽管规模不大,但对日墨(日本与墨西哥)之间的文化、教育与和平的交流还是有意义的。另外我们还举办了群众性的日墨联合文化节。
今天是访问贵国的最后一天。在这个难忘的日子里,我获得了在贵大学讲演的机会,我向恩利凯・桑布拉罗・巴依紮校长表示感谢,并向来听讲的教授们和各位同学表示敬意。
在此以前,我曾在北京大学以《寻求新的民众形象》为题,在莫斯科大学用《东西文化交流的新道路》的题目,在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学院用《对二十一世纪的建议》的题目,作过讲演。
今天,请允许我在这里回顾一下墨西哥与日本自古以来的友好历史,同时谈一谈“就墨西哥的诗魂所想到的”一些事情,并附带地说一说可以称之为“墨西哥文化的标志”这一论题。另外。我将就迅速进入国际化的时代、人们都希求和争取和平的观点,概括地加以叙述。时间约为一小时。翻译请日本的吉田贵美郎君担任。
我想诸位都知道,墨西哥国与日本国的关系决不是新关系。早在17世纪初,日本的伊达政宗派遣其家臣支仓常长等去罗马时,是经过当时还处在西班牙统治下的贵国墨西哥去那里的。这一事实表明两国在历史上就有着关系。
最近日本一位有名的作家以支仓常长为原型,写了一部小说《武士》,引起了很大的注目。我也赶快阅读了这部小说,了解了当时贵国的情况。另外,诸位也知道,1888年日本与贵国缔结的日墨条约,是近代日本与外国最早缔结的平等的条约。
特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两国的关系在政治、经济、教育与文化方面大大地加深了。
这些情况本身是非常可喜的。但是,要说到作为国家关系基础的民众与民众之间的相互理解究竟有多深,不妨说还仅仅是开始。因此,我决心今后要在和平、文化与教育方面,竭尽全力来促进两个国家心灵与心灵之间的架桥工作。
去年年底,在日本的横滨召开了国际亚洲和平研究会议。来自亚洲和世界各地的许多有识之士参加了这次会议。其中有伊万・伊里奇先生。我想诸位都知道,伊里奇先生现在是墨西哥国际文化资料中心的所长。
关于伊里奇先生的思想,有着很多的争论,有赞成的也有否定的。对他在所谓“无学校的社会”等中所持的论点,由于太激进,我也有不能全部赞同的一面。但伊里奇先生在日本的报纸上所发表的下面的话,给我留下了非常强烈的印象。
伊里奇先生说:“我感兴趣的是,人们要富有诗意,要说笑话,要会笑。”
这是一种很轻松的表达方式,但我认为在考虑教育、文化与和平时,这恐怕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诗魂与笑脸--这首先意味着要开放心与心的通路。谈和平也好,谈文化交流也好,如果不打开最重要的心灵的通路,那等于是画饼充饥。有名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宪章说:“战争产生于人们的心中。所以必须在心中构筑和平的堡垒。”这两句话可以说就是这个意思。
那么,这位出生于维也纳的学者伊万・伊里奇先生为什么要这样强调诗魂与笑脸呢?这里可以举出很多的原因。这也许只是我个人的推测,但我认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伊里奇先生自1960年迁居墨西哥以来在当地的体验。
我之所以这么说,也是由于在谈到墨西哥的历史与文化时,通过我自己浅薄的见闻,鲜明地浮现在我脑海里的,是与墨西哥人的诗魂和笑脸相通的一种独特的丰满的心灵--也可以说是一种快活的性格吧。墨西哥是“阳光与热情的国家”,它的形象永远是阳性的。我并不认为这只是单纯的形象。墨西哥人喜欢节日,人生中遇事都有着一种强烈的尽情欢乐的倾向,不论面临什么样严酷的考验,在其精神的根本部分从未丢弃亲切、明朗以及作为其保证的勇气。
美国记者J・里德写过一部生动地反映墨西哥革命的优秀的报告文学《革命的墨西哥》。我回想起其中介绍的二个插曲。
1913年,墨西哥的政府军与革命军进行混战,局势极其混乱。就在这样的情况下,里德冒着危险,准备进入墨西哥,在与美国交界的边境线上,碰上许多逃离战火到美国来避难的难民。边境上设置了监视哨,检查有没有携带武器,不问男女,一律进行超过必要的严厉的搜身。
里德说,他站在那里,看到二个女人撩起裙子,走过了浅滩。那个女人裹着一件很厚的披肩,胸前鼓得圆圆的,好像里面藏着什么东西。
“喂,站住!”税吏大声地喊道:“披肩里是什么东西?”
女人不慌不忙地掀起胸前的衣服,沉着冷静地回答说:
“先生,我也不知道,也许是女孩子,也许是男孩子。”
面临着战场而能说出这样很自然的幽默的笑话,大概是有着足以使男人害躁的胆量吧,应该说回答得非常漂亮。
请允许我再举一个给我留下很深印象的有关墨西哥革命的插曲。这是关于至今仍被墨西哥人当作敬爱而亲切的革命英雄的P・比利亚的故事。
1913年3月,在进攻要塞托雷翁时,比利亚率领的革命军到达了托雷翁西北的耶尔摩,立即做好了进攻的准备,可是却不见了统帅比利亚的影子。指挥官们焦急地等了四天,好不容易才看到比利亚浑身泥泞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原来他是为了参加事先答应的一个朋友的婚礼,跟谁也没有打招呼就离开了队伍,不分昼夜地在墨西哥式的庆祝宴会上到处跳舞去了。现在时代不同了,同学们如果没有理由而不来上课,一定会受到校长批评的。
我在一本书里读到这个插曲时,不觉露出了微笑。这里洋溢着军事纪律所无法约束的人情味,快活、浪漫、勇猛、果敢的比利亚的性格跃然纸上。比利亚确实有着他独特的性格,但与此同时,我不由得不感到这与刚才所说的在美国边界上那个妇女的言谈动作在心灵深处相联系的“墨西哥式的特质”。请原谅我笨拙的表达,我刚才所说的“与墨西哥人的诗魂和笑脸相通的一种独特的丰满的心灵——也可以说是一种快活的性格吧”,就是这个意思。
从任何意义上来说,这种性格不是感伤的。和许多革命一样,墨西哥革命也是依靠民众的真正流血牺牲而取得胜利的。
书上记载着许多妇女也拿起枪走上战场。在这样战斗的过程中发生的悲剧性的事件,当然是不胜枚举的。但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仍然不失去诗魂、笑脸和幽默,所以我不能不感到这些插曲是牢固地扎根于大地的,格外值得宝贵。
我相信,这种对人性的清新的感受性,是可以昇华为自由、平等、独立这些卓越的、现代的人权感觉的财富的。
我的讲话有点飞跃。1967年缔结了“中南美非核地区条约”﹙关于在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的条约﹚,并把执行这一条约的国际机构OPANAL﹙拉丁美洲禁止核武器机构﹚的总部设在墨西哥城。我听说由于墨西哥人强有力的倡导才采取了这些措施。
我认为,不能仅从与美苏两大国所倡导的防止核扩散条约相呼应的政治角度来谈论墨西哥的这一选择。它与墨西哥人自主的、主体的选择有着更深刻的关系。
无须多加解释,核武器是人类史上空前残酷的武器。它是对人性的最大的亵渎。核武器的使用很可能带来人类的毁灭。所以一有机会我就呼吁禁止和废除核武器。三年前在召开第一届联合国裁军特别会议时,我曾经致函瓦尔德海姆秘书长和大会主席莫依梭夫,就核裁军及废除核武器提出了若干建议。其中包括设置和扩大由联合国来发起的非核区。从这一意义上来说,我也要向墨西可人为拉丁美洲地区的非核化所作的不懈努力表示深深的敬意。
我为什么要把这种努力说成是自主的、主体的选择呢?因为我认为,姑且不谈究竟在多大程度上明确地意识到这一点,墨西哥人的那种可以称之为人为了争取像人一样生活的基本精神,即对待自由、平等、独立等敏锐的人权感觉,确实是在那里投下了影子。这种人权感觉同当年始终给予与法西斯主义作斗争的西班牙人民战线以热情支持的团结意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
不论是自由还是平等、独立,要完全实现确实是极其困难的。近代墨西哥的历史,也许可以说是一个经历了许多曲折的试行错误的过程。在政治、经济等各个方面仍留下许多课题,有待于诸位今后的努力与建设。
不过,我深信,在长达300年的西班牙统治下的冰封的大地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历了独立与革命考验的墨西哥人的精神,在将来一定会结出丰硕的果实。这不仅会给贵国和日本,而且会给拉丁美洲等第三世界乃至整个人类社会作出巨大的贡献。正如同墨西哥文艺复兴的旗手呈维拉、奥罗斯科、西凯罗斯和塔玛约等画家的艺术曾掀起了世界性的冲击波一样。
据日本一位熟悉贵国的画家说,在欢迎宾客的时候,按墨西哥式的礼节应该说:“我的家也是您的家。”这确实是一种充满人情味的说法。我感到这是对贵国的很好的说明。
佛教的经典中也有一个同样的比喻,题目叫“两束芦苇”。芦苇是一种有着像稻子那样细长的茎的植物。把几根芦苇束在一起称为一束。相传释尊的门下有个聪明无比的弟子叫舍利弗,是他打了这样一个比喻:
“比如说有两束芦苇。这两束芦苇在互相依靠着的时候才能立起来。也就是说,由于有了这个才有那个,因为有了那个才有这个。如果拿掉两束芦苇中的一束,另一束也就倒下了。同样,没有这个就没有那个,没有那个也就没有这个。”
这个比喻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人是不可能独自生存的,只有相互依存、相互帮助才能生活下去。贵国在招待宾客时所说的话“我的家也是您的家”,我认为也包含着同样深刻的生活的智慧。
总之,我们已迎来了国际化的时代,不仅是墨西哥与日本,世界各国的交流今后都将会更加活跃起来。在这样的时代,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必须要贯彻平等互惠的原则,其中必不可少的是民族相互之间的心灵的交流。我们这次访问贵国如能为此起到一点作用,我将感到十分荣幸。
最后,我希望今天来参加会的面向21世纪的、充满理智与热情的各位同学,能成为墨西哥国家的柱石,同时希望你们每个人都能成为争取世界和平的具有使命感和责任感的领袖。我想以这样的期待来结束我的讲演。
注解:
◎ 伊达政宗﹙1567–1636﹚,日本战国时代和江户前期的诸侯,1613年曾派其家臣支仓常长﹙1571–1622﹚横渡太平洋,经墨西哥等地去罗马朝见教皇。
◎ P・比利亚﹙1877–1923﹚,墨西哥农民起义的领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