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瞬间,已不复返。如此周而复始的瞬间生命。我以珍惜那无可取代的心,按下快门。摄影是将对人生之爱尽情燃烧的艺术。”
池田大作以一台相机,捕捉地球的无限风韵,与自然展开对话。池田曾这么说道:“我的技术并不高明。不,也许说一窍不通更爲恰当。不过,我觉得这也无妨。因爲,摄影包含着一种哲学,它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透彻的心灵的作业,是表现自我的手段。一张出色的照片包含着某种能打动鉴赏者心灵的东西,那恐怕是由于通过镜头而形象化了的摄影家的生命激情而脉脉地传到监赏者心中的缘故。我暗自认为,这样的照片才是最美的作品。”
池田是法国瓦勒德比耶夫尔摄影俱乐部(Val de Bievres Photo Club)的荣誉会员、奥地利艺术家协会(Weiner Künstlerhaus)的海外会员,也是新加坡摄影学会(Singapore Photographic Society)的终身荣誉会员。
池田为了和平,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与自然对话”展的照片,是他在旅途中拍摄的影像。此展曾在逾四十个国家与地区巡回展出。
这是地球的怒吼声?
地球的呢喃声?
还是地球嬉笑的欢呼声呢?
传来的不是水声,
而是雷鸣。
轰隆声撼动大地,就连苍穹也被震得价价作响。靠向前去,旁人的声音都听不见。往下俯视,身体似乎要被吸入里头。轰然落下的巨石水流,50公尺下的瀑布潭,被溅起的蒙蒙水雾遮住,难窥究竟。
瀑布宛如“水中之龙”。尼亚加拉瀑布就像是几万条的龙在翻腾滚动,以澎湃的气势,炸裂天地。人也要像这个瀑布,过一个王者的人生。
如瀑布一样的猛烈!
如瀑布一样的不懈!
如瀑布一样的无畏!
如瀑布一样的开朗!
如瀑布一样的堂堂!
1981年6月,重访了睽违21年的加拿大。环绕世界一圈的61天旅程也将近尾声。
其实在这前1年,正准备从芝加哥飞往阔别20年的多伦多时,不知何故,飞机引擎发生故障。不得已,只好改变旅程。听说会员在多伦多国际机场难过得落泪。因此,当时就打定主意,要给加拿大会员多留些纪念。
访问多伦多会馆之后,与代表一同前往加拿大引以自豪的名胜。当天晴空万里,午后的阳光,几乎令人冒汗。然而,瀑布的旁边,寒气阵阵袭来。据说,溅起的水花会随着风向,如骤雨似的倾盆而下。
“尼亚加拉”的原意是“分成两半的低洼地”。正如其名,尼亚加拉河中的戈特岛将瀑布分隔成左右两个瀑布—美国瀑布与加拿大瀑布。较大的加拿大瀑布就在镜头前,全长900公尺。凝神一看,彷佛是与巨大的水帘在嬉戏般,有几道彩虹飞舞着。
水不知从何处流下?时刻都不断绝。水量每分钟1亿6千万公升。历经万年的时间,不曾片刻休止,不断流注。它彷佛象征着地球生命的“奔流”,如此壮阔的景致。然而,更壮阔的是,人的心灵宇宙。
我向瀑布呼唤,震彻我们生命、撼动地轴的鸣动啊!滚滚奔流的进行曲啊!大交响曲的瀑布啊!布满我们胸中吧!水呀、暴风雨啊!粉碎吧!掀起水花,奔腾注入。
然而,我们的心灵将是悠悠然饮干一切,微笑自若。
瀑布啊、吶喊吧!
我会更激昂的高呼!
瀑布啊、宣泄吧!
我会更大胆的奔腾!
(编译自1999年2月14日圣教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