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瞬间,已不复返。如此周而复始的瞬间生命。我以珍惜那无可取代的心,按下快门。摄影是将对人生之爱尽情燃烧的艺术。”
池田大作以一台相机,捕捉地球的无限风韵,与自然展开对话。池田曾这么说道:“我的技术并不高明。不,也许说一窍不通更爲恰当。不过,我觉得这也无妨。因爲,摄影包含着一种哲学,它不是单纯的技术,而是透彻的心灵的作业,是表现自我的手段。一张出色的照片包含着某种能打动鉴赏者心灵的东西,那恐怕是由于通过镜头而形象化了的摄影家的生命激情而脉脉地传到监赏者心中的缘故。我暗自认为,这样的照片才是最美的作品。”
池田是法国瓦勒德比耶夫尔摄影俱乐部(Val de Bievres Photo Club)的荣誉会员、奥地利艺术家协会(Weiner Künstlerhaus)的海外会员,也是新加坡摄影学会(Singapore Photographic Society)的终身荣誉会员。
池田为了和平,足迹遍及世界各地。“与自然对话”展的照片,是他在旅途中拍摄的影像。此展曾在逾四十个国家与地区巡回展出。
等待已久的月亮,終於冉冉升空。
從遠方的藍色地平線上、粉紅色的天空裡,突然出現銀白如鏡的月亮。
我等在三角架前。
當時.我在宮崎研修道場的本館。太太指著對面的鐵樹蔭說:“月亮出來了!”
月亮就在那裡,好像帶著微笑,朝這裡看。
而三色旗的旗杆駐立中央,頂天立地,月亮從旗杆右方冉冉上升,在黃昏的天空裡,描繪出銀白色軌道。隨著月亮上升,月光更加明亮,向地面灑下銀白耀眼的花瓣。
舞台慢慢轉變,從白天的耀眼灼熱,變為涼爽的世界。
月宮裡,傳說著竹子公主的故事(日本童话《竹取物语》,类似中国嫦娥奔月的传说),閃耀著童話國度的慈愛光芒。
“月天子(月亮)啊!今晚也要守護我全國的友人!要為日夜奔走在尊貴大道的友人,散發溫暖、明亮的光芒,也要安慰所有傷心人。”
我以此一念,按下快門。希望這瞬間的一念,能永遠留存在相紙上。
今年3月1日的“小望月”,是農曆14日。隔天即是滿月,“圓滿前的不圓滿”的月色清晰明亮。
3天前,我從琉球搭乘小飛機來到宮崎,已有8年沒到過宮崎,也有4年半沒到過九州,確實闊別已久。
到了研修道場,我立即和當地會員一起環繞庭園一周,天空突然下起一陣細雨。
庭園的一角,有年長者組成的“守護會”成員們。我提醒他們:“小心,不要感冒了。你們對我而言是最重要的人,一定要長壽喔!”他們都是平時就默默支持著研修道場的人們。
比起在耀眼舞台上演出的人,在背後默默付出的人更值得敬佩。這是我貫徹的人生理念。
因此,我非常想拍攝月亮。
月亮如鏡,絲毫無污。月亮和太陽,就如天的左右眼,能遍覽一切。 象徵著“冥之照覽”,大月天子的光芒能照亮人的內心深處。
“是否心胸寬大地度過人生?”“是否善體人意地度過人生?”“是否以自己的風格、走在正確的光明道路上?”
不管有沒有人看見,大月天子知曉一切。我胸中的天空,也有大月天的存在。
月亮如船,是向天空運送魂魄的船。皎潔的月光,能撫慰、淨化人們在白天因瑣事感到疲憊的心靈。這是權力、虛榮和物慾無法到達的崇高境界,令人神往。
自年輕時期起,優美、嚴峻的月光,就帶給我許多無言的鼓勵。
“人們在白天吸取太陽的熱能,辛勤奮鬥。在夜晚則和月光一起凝視自己。”
“無窮永恆的宇宙中,如今在此地出現自己這個人,想想看!這是多麼不可思議。”
傍晚5點過後,我在三角架前等待著月亮出現。那是舉辦全九州最高協議會之前的片刻,大家在等著我,手邊也還有很多尚未完成的文章。即使如此,我仍利用空檔,與月亮對談,想透過月亮傳遞我對許多同志的關懷。
南國的春風穿過椰子樹葉徐徐吹來,三色旗隨風陣陣的飄揚。
這裡是“日向(宮崎的舊名)之國”,亦即太陽的國度、神話的國度。在月下,太平洋的碧藍海浪,仍舊和悠久的太古時代一樣,波濤洶湧。
春天、月亮古今皆同,唯有人世間會不斷流轉。
無論任何時代的人們,都會歌詠、會呼籲。人會笑,也會哭。月亮俯視人世間的無常變化,皎潔依舊。它總是超然的,超越時空,不被陰霾覆蓋,也不被無常的風暴吹襲,天空裡澄澈的月,看似靜止不動,其實是依照著自己的軌道在運行。
有時溫柔、有時冷淡。
這是擁抱一切眾生的宇宙慈悲銀光。正如三千羅列嚴格的因果法理的閃電。
眺望月光宮殿的心,無法領略宇宙的偉大,我們的生命似乎被宇宙包圍,過一會兒,又像要包圍宇宙,內心不禁沸騰。
我再次呼籲:“月天子啊!以元初的高潔,照耀我們地球!送哲理的光芒給煩惱、無助、煩悶的人類!而且,為存在於世界各地的我的地涌之友、宇宙的王子和公主們的前途,照射黃金般的光芒!”
(编译自1999年3月28日圣教新闻)